十一届三中全会后,中共一直提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。但必须需要与下列因素紧密联系与组合。
必须建立民主、科学、高效、廉洁、廉价政府制度,这是国家文明、进步、发展标志,也可推动教育、科技、经济进步、发展。
必须强大的军事实力,保卫国家安全(包括经济)、稳定。
必须建立国家之间稳定、和平、合作、互惠外交关系。
必须由德才兼备、德才兼优官员(政府、企业、学校)来制定政策、做出具体决策。必须平等、竞争、择优的制度和制约机制。
财富如何合理分配,实现效率与公平、发展与稳定有效组合。
必须有新闻媒体、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参与,推进决策合理性、科学性。
    毛泽东1930年在《反对本本主义》一文中说要调查研究,中国革命胜利要靠了解中国情况的同志来领导。但列宁说,要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。不仅要用人类全部知识,还要有社会公德、民主道德,而且还要知识、能力、道德、未来公职发展方案,择优。
    恩格斯说,历史发展由无数个平行四边形组成的合力。这也就是人民广泛参与,各个阶级、阶层、集团、政党追求民主、科学,才是合理选择。
    周恩来在林彪集团垮台后“怎么会有绝对权威呢?”周恩来对一位美国到访者直接说出他的想法,“毛主席在某些问题上可能是权威,但如果有些问题他不熟悉,他又怎能成为这些问题的权威?”周恩来提出了第二个爆炸性的问题。“这里还存在一个时间问题,”他在一次对话中说,“你今天是权威,但是否意味着你明天还是权威?"的确,周恩来的话是反林彪的,因为“绝对权威”这个短语是林彪的图腾之一。但是,周恩来也是在对毛泽东神一样的地位提出尖锐批评。
    周恩来1948、1949年两次提倡,国家权力由政党转移到政府。但毛泽东建立中共凌驾于国家、人民、政府、军队之上的政治制度,而毛泽东本人由掌握党内最后决定权。毛泽东就可以无法无天、颠倒是非、指鹿为马、祸国殃民、亡国灭种,还被宣传为“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”、“无产阶级革命家”、“伟大领袖”,“听毛主席话、跟共产党走”。
    黄炎培:“我生六十多年,耳闻的不说,所亲眼看到的,真所谓‘其兴也浡焉’,‘其亡也忽焉’,一人,一家,一团体,一地方,乃至一国,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……”
  毛泽东:“我们已经找到新路,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。这条新路,就是民主。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,政府才不敢松懈。只有人人起来负责,才不会人亡政息。”
    《三国演义》中,天下大事,合久必分,分久必合。
    只有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发展到世界普遍实行的民主制度,中国才能全面、稳定、和平、进步、发展。
     中国迫切需要将国家权力由党转移到政府,将世界民主制度中国化、科学化;国家和人民重点、科学解决政治、经济、文化、军事、外交等问题,而不是仅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”,也不是建设党组织、建设社会主义。在一个正常、合理的社会制度,共产党、马克思主义、社会主义、无产阶级专政是打击、消灭的对象,防患于未然。